为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加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作为基础学科“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的拓展,2025年8月12日至8月25日,重庆大学弘深学院开展了“2025年弘深学院世界名校暑期英国学习营”。弘深学院2024级30名学生参加本次学习营。
本次学习营主要安排在剑桥大学这所知名学府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等6名教授讲授课程6门及报告,课程及报告内容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数学和物理学。

剑桥大学计算机系讲席教授、全球挑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兼创业中心非执行董事Alan Blackwell教授,开设课程《人工智慧的替代设计 - 重新设计人类与电脑的对话方式》(Designing Alternatives to AI)。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研究主任Russell Cowburn FRS教授开设课程《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与产业转化》,分享前沿科研与产业应用经验。

剑桥大学信息工程系正教授、彭布罗克学院工程学科学监Prof Guillaume Hennequin开设《深度神经网络及大脑建模》课程。他领导的Computational and Biological Learning Lab致力于复杂神经数据集研究,通过设计先进分析工具,融合理论与实证,深入揭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运行机制,并积极推动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的开发。

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Patrick Baert开设课程《人工智能与未来:工作、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挑战与机遇》。Patrick Baert曾任剑桥大学社会学院院长,目前担任剑桥大学人文社科与政治本科大类负责人,在相关领域造诣深厚。

由Prof José Miguel Hernández-Lobato主讲《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应用》课程。他是剑桥大学工程系机器学习领域的知名教授,同时也是剑桥机器学习小组(MLG)的核心成员,在加盟剑桥之前,他曾在哈佛大学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学术履历丰富。

在结营仪式上,剑桥811任市长、剑桥大学荣誉院士George Pippas担任评委嘉宾,作了题为《Cambridge an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通识报告,点评同学们的结业汇报并颁发结业证书。同学们结合所见所闻所获所感,用全英文充分展示了学习以来的成果,从课程学习、丰富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分享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得到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学习之余,同学们先后参访了剑桥大学多个学院、剑桥大学图书馆、卡文迪许实验室、剑桥科技园,以及牛津大学博物馆。剑桥大学的建筑风格兼具多元特色,既有哥特式建筑的尖顶教堂,也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宏伟楼宇,每一座学院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传统与办学成就 —— 从国王学院走出了图灵等杰出校友,从三一学院则涌现出牛顿、培根等科学与思想巨匠。作为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卡文迪许实验室被誉为 “诺贝尔奖的摇篮”,自 1895 年诺贝尔奖创立以来,这里先后走出 30 位诺贝尔奖得主,为物理学领域的突破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在牛津大学与帝国理工学院的参访过程中,同学们进一步领略了世界名校的深厚底蕴。在牛津,他们不仅深入了解到学院与社区交织共生的独特生活模式,更沉浸式感受到整座城市弥漫的浓厚学术氛围;而在帝国理工学院,现代建筑的简洁线条与先进的高科技设施令人眼前一亮,同学们真切体会到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前沿科技的碰撞融合。

此外,整个学习营期间,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及帝国理工学院的校友还为同学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详细介绍了海外学习适应、科研项目开展以及国外名校申请的实用技巧与宝贵心得,让在场同学均感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除了课程学习和学术活动,学习营还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同学们深入体验了剑桥、牛津和伦敦的日常生活,了解了英国的风土人情。在康河上泛舟,领略了剑桥大学的古老建筑群,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学术殿堂。
十四天的暑期名校学习里,弘深学子经历了多元文化交流碰撞,收获了深刻体验,为未来在基础学科领域研究及职业发展筑牢根基。展望未来,他们定会勇担责任,勤学奋进、追求卓越,以探索创新之力,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