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3 日至 22 日,重庆大学弘深学院携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勤书院联合开展以 “知行合一助振兴,青春聚力绘疆乡” 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沿总书记 2022 年 7 月在新疆的考察足迹,首站走进新疆大学交流学习,随后深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八师一四三团农一连棉花种植基地和九连蟠桃种植园,通过实地走访、聆听讲解与交流互动,深刻感悟兵团精神的时代内涵,直观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

首站访新大 共筑交流之基
重庆大学弘深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师生走进新疆大学红湖校区,在红湖校区承载厚重历史的“解放楼”内,实践团成员深度参访了新疆大学校史馆。这座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动记载着学校在党的领导下扎根边疆、服务民族的奋斗历程。从俞秀松、林基路等共产党人奠基时的红色基因,到一代代师生投身民族地区建设的动人篇章,团队成员在实物史料与数字展陈中,深切体会到新疆大学“团结、紧张、质朴、活泼”的校训精神。

此行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祖国西北边陲,通过深度校际交流与实地研学,在行走中感悟民族团结伟力,共绘育人新篇。

追溯军垦岁月 传承红色基因
离开新疆大学,团队实地调研来到团场军垦博物馆。推开厚重的展馆大门,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历史的老物件、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瞬间将大家带回那段艰苦卓绝的军垦岁月。讲解员深情讲述着老一辈军垦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戈壁荒滩上开荒种地、建设家园的奋斗历程:他们顶风冒雪、战天斗地,用双手将荒漠变成绿洲,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在“总书记考察足迹”展区,两地学子驻足凝视总书记与军垦老战士亲切交谈的照片,认真聆听总书记对传承兵团精神、建设美丽兵团的重要指示。重庆大学学生贺祯宇感慨道:“看着这些老物件,听着老故事,我仿佛看到了老一辈军垦人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身影。他们用生命和汗水诠释了担当与奉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走进棉田地头 见证科技赋能
离开军垦博物馆,团队一行来到农一连棉花种植基地。基地讲解员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在总书记的关怀指引下,我们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智慧农业技术。现在,从播种、灌溉到施肥、采收,全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大幅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


团队成员走进棉田,近距离观察棉花生长情况,向技术人员请教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应用原理。当了解到基地通过北斗导航、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实现精准种植,亩产较传统种植模式提升近20%时,大家纷纷为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点赞。“以前只在课本上了解过现代农业,今天亲眼看到智能技术在棉田的应用,真切感受到了科技对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动作用。”重庆大学学生张昊兴奋地说,这让他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探访蟠桃果园 共话增收致富
团队来到农九连蟠桃种植园。眼下正是蟠桃成熟的季节,果园里硕果累累,饱满的蟠桃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总书记来考察时,鼓励我们要把特色产业做优做强,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几年,我们按照总书记的嘱托,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拓宽销路,蟠桃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果’。”种植园负责人拿着刚摘下的蟠桃,向大家介绍发展历程。


团队成员与种植户亲切交流,询问蟠桃种植技术、市场销售、收入变化等情况。当得知通过发展观光采摘、电商销售等模式,蟠桃产业带动连队近百户职工年均增收3万余元时,大家由衷为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重庆大学学生张盛阳表示:“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从‘单一销售’到‘多元增收’,农九连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活力与希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未来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重走总书记路线社会实践活动,让重庆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子们在实地走访中深化了对兵团精神的理解,见证了科技赋能农业和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学习和奋斗的动力,传承兵团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贡献青春力量。